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

⟪倒數 0890⟫ - 【書本好讀】長安十二時辰

日期時間:2019/09/08  18:01
本日天氣:晴天
本日心情:還好
《Awesome 0139》:終於把這一篇長安十二時辰給寫完了。




長安十二時辰
作者: 馬伯庸 
出版社:高寶
出版日期:2018/07/17

博客來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92152
線上閱讀:https://novel101.com/novels/f618f45f-0793-4e55-904a-5793d9774959


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,上元節輝煌燈火亮起之時,等待他們的,將是場吞噬一切的劫難。

突厥、狼衛、綁架、暗殺、烈焰、焚城,毀滅長安城的齒輪已經開始轉動。

而拯救長安的全部希望,只有一個即將被斬首的獨眼死囚和短短的十二個時辰……



奇幻或推理的小說,一直以來我個人偏好西方。

中國的元素,不知怎的,就是感覺不搭。只要中國的元素一融入,就像是外國人穿唐裝似的突兀。但老實說寫的作者功力也有待加強,不管是鬼吹燈或盜墓筆記,我個人都只看了一小部分就停掉,沒有再往下去的動力。

我個人的感覺是雖有點超越倪匡小說的等級,但老實說,在現今小說的鋪陳,這早已不足。

可能直到瑯琊榜,我才開始正視中國小說的進展原來已到了這等程度。但瑯玡榜一是敵明我暗、敵強我弱。真正有推理及懸疑的可能是在瑯玡榜二風起長林,敵暗我明、敵弱我強,但電視劇鋪陳過久...

而且,它仍是架構在一個虛擬的朝代上,所以可以較不受限制的發揮想像。

噗友在臉書上的推薦,我才開始接觸【長安十二時辰】,一開始看了第一集,覺得有點混亂,人事物都在摸索分辨不清,而我好像也沒幾十個小時去追劇。

所以我決定走捷徑...(當然不是去看谷阿莫) - 看小說。

然後我說真格的,這是我到目前看過最棒的中國推理小說,沒有之一!

簡單的來說,就是原本將計就計要把來鬧場的十幾個突厥人一網打盡,結果計畫出錯有了漏網之魚,為了逮到他只好努力追捕。
卻在追捕的過程中,一個又一個的線索,才察覺事情的真相不是表面所見,十二個時辰內陰謀就要得逞,但情勢卻永遠不站在他們這一邊。

作者在書中最後也不諱言,這部小說的構想起源 -
https://novel101.com/novels/f618f45f-0793-4e55-904a-5793d9774959/chapters/2jz8
(這內容不長,我就不節錄了,很建議大家看看作者的思維)
我想這也是我尊敬作者的兩個部分,他毫不隱諱地承認致敬的對象,而且針對小說做了大量的考證。前者在文章中坦然無疑,後者則在小說中斑斑可考https://novel101.com/novels/f618f45f-0793-4e55-904a-5793d9774959

接下來我要談的是這小說的特點,有著滿滿的雷,如果閱文者不在意,就像點燃猛火雷那般的踏下去吧!

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雷-----

個人覺得小說的特點有以下七項

【一. 歷史的結合】


1. 人的角色

除了眾所周知的唐玄宗、楊玉環、賀知章、岑參等歷史人物外。包含了在馬嵬坡兵諌的太子李亨、陳玄禮大將軍,歷任宰相的李泌、元載,撰寫歷史的姚汝能,鎮守關外的王忠嗣等等,都在書中列名,而且有或多或少在這個故事中出力或造成影響。

...與此同時,遠在朔方的王忠嗣突然對突厥發起了比之前猛烈數倍的攻勢,大有踏平草原之勢。鏖戰數月,突厥烏蘇米施可汗戰敗被殺,傳首京師,其繼位者白眉可汗也在次年被殺,餘部為回紇所吞併。自此草原之上,不復聞突厥之名。...

即使連主角張小敬,此名都出現在不見經傳的史書《安祿山事蹟》的一個小角落。

結合歷史的內容最難,因為背離了大家眾所周知的史實,會被斥為胡扯。但過度忠於史實,呃....那就去看歷史教科書好了啊!沒有一定程度的背景,要想遊走在虛實之間是幾乎不可能的。

2. 物的呈現

在書中有太多的例子,像猛火雷的原料『石脂』就是古代的石油,殺手使用的『綠礬油』就是稀硫酸,而主角張小敬過去擔任的『不良帥』就是緝捕盜賊的官員。

...5奚族屬東胡鮮卑族,善造車,史稱奚車。
6古代負責宮室、宗廟、陵寢等政府土木建築的機構,兼領百工。...

每一個專有名詞,都有注釋。
每一個注釋,都代表了作者對這個故事的考究及用心。

【二. 描述的內容】


1. 場景的描述

小說要鮮活,不只是對話的生動或情節的編排,有時能不能讓閱讀者能有身歷其境的感受,就要靠文字的雕琢。

...這裡是一間退室。素牆灰瓦,平席簡案,窗下潦草地種著忍冬、紫荊、幾簇半枯的黃竹,主人顯然沒有在裝飾上花任何心思。唯一特別的,是一臺斜指天空的銅雀小日晷,可見主人很關心時間。日晷周圍挖了一圈小水渠,潺潺的清水蜿蜒流淌去了院後。...

小弟個人過往在網路不發達的年代,有幸接觸MUD 這款文字類的遊戲,沒有圖像及聲音,只能靠著文字的描述去讓玩家進行遊戲及打怪。房間及怪物的敘述可以簡單也可以浮誇,反正玩家期待的是升等級經驗值,可是細膩又有點裝飾性的詞句,可以讓玩家體會是走在熱鬧市街的熙攘感,又或是燭火搖曳陰風陣陣的迴廊。

...這裡的所有牆壁,都用輕紗籠起,上用金線綉出祥雲。有風吹過閣窗,輕紗飄動,便如雲湧樓間一般。所有的宮中侍女,都會披一條相同材質的霞帔,無事時背靠雲壁而立,飄飄若天女。...

如果一個作者能讓讀者感受到戰場上那塵沙漫天、軍容浩大遍及視線可及和不可及之處的氣勢,那絕不是只因為作者寫了『千軍萬馬』四個字而已。

2. 動作的描述

這部分只舉一例而且是節錄,因為多數的內容都用了較多的文字去描述。

...張小敬落地的瞬間,縛索那頭已經死死纏在了馬車側面的吊柱。馬車依然馳騁著,他抓緊索柄,死死不鬆手,整個人背部貼地,被馬車硬生生拖著往前跑去,留下一長條觸目驚心的拖痕。...

如果現代有玩命關頭,那古代在追緝歹徒時於馬車上的打鬥,又怎麼可以只限於美國西部的牛仔呢?這段內容是在述說張小敬在三輛載有猛火雷的馬車間,如何在行進過程中制止。其闡述的細膩度可以比得上布蘭登.山德森的《迷霧之子》等級。

【三. 現今概念的融入】


在故事裡,其實有些現今的辦案或活動概念,是暗藏在他們的行為之中。大概可以列為下列幾項:

1. 大數據 - 靖安司的大案牘之術

...張小敬放下名單,由衷地讚歎了一句。他做不良帥那麼多年,破案無數,深知很多事情並不需要搜考秘聞,真相就藏在人人可見的文卷之中,就看你能不能找出來──此所謂「大案牘」之術。李泌特意在靖安司集中一批精幹官吏,專事檢校查閲,正適合應付眼下這局面,可見此人卓識。...

2. GPS - 長安城的沙盤

...李泌只是簡單地掃了一眼名單,立刻說:「傳望……不行,望樓轉譯太慢──張小敬現在何處?」檀棋知道公子已經進入任事狀態,收起談笑,指著沙盤道:「西市第二十字街北曲巷前,姚汝能和他在一起。」
在沙盤上,代表張小敬的是一枚孤零零的灰色人俑,和代表旅賁軍的朱陶俑、代表突厥狼衛的黑陶俑不一樣。...

3. 緝毒犬 - 宮犬尋味

...這條獵犬被迅速帶到了啟夏門前,這是判明突厥人最後經過的地點。張小敬讓它嗅了嗅聞染留下來的香氣,口中呼哨,獵犬把鼻頭貼在地上聳了幾聳,雙耳陡然一立,轉身朝著西方狂奔而去。...

4. 跑酷 - 跑窟

...伊斯自幼生長在西域沙漠中,平日最喜歡的活動,就是在各處石窟沙窟之間飄來蕩去,久而久之,練出一身攀緣翻越的輕身功夫,任何高險之地,皆能如履平地──他自稱跑窟。...

5. 檢傷分類

...今夜的傷者太多,學徒已經忙得腳不沾地,根本沒時間端詳病人的臉,更不會去留意京兆府的通緝令。所以他看到張小敬,只是面無表情地前後檢查了一遍,然後給他腳上繫了一條褐色布條──意思是輕傷。至於伊斯,根本沒系布條。...

【四. 內心衝突的刻劃及人格的描述】


1. 主角張小敬

主角張小敬其實是對這件事是抗拒的,抗拒的不只是處理,更不想面對的是為誰而處理。

...張小敬依然保持著背對姿態:「長安上有天子百官,下有十萬強軍,怎麼抓突厥人的事,反倒成了我一個死囚的責任?」他的語氣裡,帶著淡淡的嘲諷意味。...

即使是答應了,但那是一種無奈,一種注定被懷疑不被理解,注定要犧牲的悲哀。

...姚汝能一梗脖子,毫不示弱:「別裝了,你根本不關心長安的安危。你是個死囚犯,你一定做錯了事,你恨朝廷!」張小敬的神情在明暗光線下,發生了微妙的變化,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苦笑,裡面深藏著嘲諷與哀傷。
「沒錯,我恨這個朝廷,可只有我能救它。」...

為了追查案子,他必須要面對的不是犧牲自己,而是成就此業而犧牲掉的朋友、熟人。

...張小敬再次掃視眾人,眼神變得堅毅起來。他忽然單腿跪地,肅容拱手:「今日之事,實在是事急從權,不得不為。待到九泉之下,再容告罪。」...

而這個犧牲的痛,可從以下這段事實深刻的感受到。
有時犧牲生命,和背叛一個人對你的信任,你會選擇哪一個?

...「小乙是我在萬年縣任上培養的最後一個暗樁。他出身寒微,但人很聰明。我還記得,他去當暗樁的前一天,縣裡發了一筆賞錢。他老娘把錢藏好不許他亂花,說以後用來娶媳婦。可小乙居然冒著被他娘打的風險,偷偷地摳出來半吊錢,給我買了一份上好的艾絨火鐮。他對我說,張頭隨身的火鐮太舊了,打不出火,也該換個新的了。他還說,只要張頭仍能打亮火光,他就一定不會迷路。」...

他是否真的甘心,其實可以從以下的這段話看得出來...

...「李司丞,我現在向你請辭都尉之職。在你面前的,不再是靖安司的張都尉,而是第八團浴血奮戰的張大頭,是悍殺縣尉、被打入死牢的不良帥,是被右驍衛捉拿的奸細,是被全城通緝的死囚犯,是要向長安討個公道的一個老兵!」
他每報出一個身份,聲音就會大上一分,說到最後,幾乎是吼出來的。...

但是是否會後悔,只要是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誰而做,那就不會再猶疑。

...張小敬閉上眼睛,腦海裡浮現出昨天上午巳正時分,自己走出死囚牢獄的場景。如果能重來一次的話,會不會還做出同樣的選擇?
張小敬笑了,他嚅動乾裂的嘴唇,緩緩吐出兩個字:「不悔。」
他並不後悔自己今日所做的選擇,這不是為了某一位帝王、某一個朝廷,而是為了這座長安城和生活其中的許許多多普通人。...

2. 必須認清的事實及責任

在整段的過程中,最常被提及的就是責任這個概念,像是《二十世紀少年》中義常所講的那句話:「準備周全, 他們隨時回來都沒有問題...。到那時候為止,我都會守著這裏。大家回來之前, 我是隊長。」

...「沒有保證。」張小敬毫不猶豫地回答,「人是你選的,路是我挑的,咱們都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」...

...崔器伸出一條胳膊,搭在姚汝能的肩上:「你的雙腿尚好,還有機會跑出去,何至於此?」
「每個人都得為他的選擇負責。」姚汝能頭也不回。...

...「路是我選的,我會走到底。」一個嘶啞的聲音在邀風堂裡響起。...

3. 其他人物的描述

崔器在故事中是個很特別的角色,最先的捉捕中失手造成做臥底的兄弟慘死,接下來服從其他單位的命令而做出類似叛徒的行徑。但到了最後,卻是靖安司保住最後希望的幾個要員之一。衝突之後犧牲之前,找回了原先那個自己。

...「我到京城來,本以為能建功立業,可我不該來。長安把我變成一個我曾經最鄙視的懦夫。六郎啊,我想回隴山,想回隴山......」
崔器望著天花板,喃喃念叨著,兩行淚水流下臉頰。周圍的人默然不語。他忽然拚盡全力,大吼了兩聲:「隴山崔器!隴山崔器!」然後叫聲戛然而止,呼吸也隨之平息。...

對於書中兩位知名的工匠,也不再只是描述其手藝精巧,而是人生中對藝術和美的愛好。即使並非書中要角,卻也用描述刻劃出他們的反應。一如電影《雨果的冒險》中那句話「 I would recognize the sound of a movie projector anywhere.」

...晁分沉聲道:「大殿被焚,那麼我的沙盤呢?」
「自然也被焚燒成灰。」
張小敬說。他已經號住了這個人的脈。晁分是個痴人,除了手中器物,一無興趣,想觸動他,必須得戳到讓他最心痛的地方。...

...「可它多麼美啊多麼精緻啊。這一次若是毀了,不可能再有第二次重建的機會……」毛順崩潰似的癱坐在地上。無論他之前受了多少脅迫和委屈,臨到下手的一刻,匠人之心終於佔據了上風。...

就算是連壞人,講起自己的原則和道理時也是那麼的富有哲學感。

「人性從來都是趨利避害,可以背叛忠義仁德,但絶不會背叛利益。所以只要這事於我有利,姑娘你就不必擔心我會背叛。」元載在龍池旁說的話,再次迴蕩在檀棋腦海裡。

【五. 每個人在過程中的努力】


這書中的主角是張小敬,但看完整本書就會了解,如果這個故事只有一個張小敬,早就被抓或是被殺了。往往是某甲在A地的努力,打通了某乙在B地的一條路,又或者某丙的持續努力,才得全了某丁沒有放棄。
這些多數是小人物,無法帶軍,沒有權力。但是因為有了互相照應,即使各自行事,仍朝向保護長安城這個目標一點又一點的推進。

首先是李泌的侍女檀棋

...檀棋相信,公子碰到這種事情,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。至於那個登徒子……一定也在某處黑暗裡奮戰吧?
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點:他們從不把檀棋當成一個有著美麗軀殼的人俑,都相信她能做到比伺候人更有價值的事。...

再來是在最後為捉拿內鬼而殘廢的姚汝能...

...姚汝能痛心地攥緊了拳頭,如果不念初心,那麼堅守還有什麼意義!他幾個時辰前在大望樓上憤然發出「不退」的誓言,正是不想變成一頭沉淪於現實的怪物,哪怕代價沉重。他相信,張都尉一定也在某一個地方,努力抗拒著長安的侵蝕。...

而主角張小敬和司丞李泌也是很清楚因為有了對方,這個長安城才得以倖免....

...自從張小敬在酉時離開靖安司後,兩個人只見過一次,且根本沒有機會詳細相談。雖然彼此並不知道對方具體經歷了什麼事,但他們相信,如果沒有對方的努力,長安城將會是另外一副樣子。...

犧牲的徐賓,戰死的崔器,無法再跑窟的伊斯,以及過程中曾付出心力也因此失去的人...

這是姚汝能的心志、檀棋的心志,也是張小敬從未更改的心志:
不退。

【六. 正義的糾葛】


桑德爾在《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》中有提到一個哲學思辨的問題:
【假設你是一個火車駕駛員,而你駕駛的這輛車正快速在軌道上行駛,時速六十英里,而在軌道盡頭有五個工人在工作,你試著想要煞車,但卻做不到,你的煞車失效了。你感到十分緊張,因為你知道,如果你撞上這五個工人,他們必死無疑。假設這是一個確定的結果,因此你感到非常無助,但接著你發現右邊有條岔路,而那條岔路底只有一個工人在工作,你的方向還可以控制,車輛還可以轉向,可以轉向岔路,撞死一名工人,但閃過五名工人。你的選擇是?】

書中也有類似的取捨考量,張小敬對姚汝能提出了這個問題...

...「我來問你:倘若你身在一條木船之上,滿是旅人,正值風浪滔天,須殺一無辜之人以祭河神,否則一船皆沉。你會殺嗎?」張小敬突然問道。
姚汝能一愣,不由得眉頭緊皺,陷入矛盾。這問題真是刁鑽至極,殺無辜者自是不合仁道,可坐視一船傾覆,只怕會死更多的人。他越想越頭疼,一時沉默起來。
「殺一人,救百人,你到底殺不殺?」張小敬追問了一句。...

讓我們暫停這個思維,討論另一個問題。

前陣子我去上了CRPD身心障礙權利公約的課程,課程中也提到了其他的國際公約,其中有一條就是《CAT 反酷刑公約》。

第二條
 1.締約國應採取有效之立法、行政、司法或其他措施,防止在其管轄之任何領域內出現酷刑之行為。
 2.任何特殊情況,不論為戰爭狀態、戰爭威脅、國內政局動盪或任何其他社會緊急狀態,均不得援引為施行酷刑之理由。
 3.上級長官或政府機關之命令不得援引為施行酷刑之理由。

所以那如果今天又要發生像電影情節炸彈炸大樓事件,可是這次抓到了兩個犯人,你猜測使用逼供應該可以有機會逼問出線索,及時避免這場造成上千甚至上萬人死傷的慘劇,此時該不該用酷刑?

在會中,講師的答案是NO,任何狀況都不能成為酷刑的理由。

...李泌十分肯定地點了點頭。他現在像是一尊臉色灰敗的翁仲石像,渾身一點活力也沒有。半晌,李泌方才緩緩開口道:「我記得你問過姚汝能一個問題:倘若舟行河中,突遇風暴,須殺一無辜之人祭河神,餘者才能活命,當如何抉擇?你的回答是殺──我的回答也一樣。」
為了拯救長安,張小敬出賣了小乙,在燈樓幾乎殺了李泌,而李泌也因為同樣的理由,對賀知章下手。為了達成一個更重要的目標,這兩個人都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悖德之路。可此時看到李泌的痛苦神情,張小敬才知道,他心中背負的內疚,不比自己輕多少。...

其實這個兩難問題,有趣的是,桑德爾的書中還在討論,而我卻在一本小說中看到了解答。
桑德爾的問題思維,建立在判斷者是良善的立場,才會有道德的兩難。但如果判斷者當下選擇放棄當好人,而單純以最終利益做考量,那麼它將不再難以決定。

...兩個人都清楚得很,這是一件應該做的錯事,可錯終究是錯。每一次迫不得已的抉擇,都會讓他們的魂魄黯上一分。...

那就黯吧!

【七. 小人物】


書中的英雄是小人物,書中的反派也是小人物。為了拯救長安城的理由也是小人物。

1. 蚍蜉

我們所做的一點一滴,可能就在過程中造成了他人的傷害。
尤其是掌握權力的人,若是不能體察民情,一個不經意的施政或命令,卻將會是壓垮人民的重擔。

...他隨手一指其中一隻蚍蜉:「這個人叫伍歸一,河間人,家中連年大旱而租庸不減,妻兒離散。他離營歸鄉,反被誣以逋逃。」然後又指向另外一隻蚍蜉:「他叫莫窪兒,金城雜胡,舉貸養馴駱駝良種,結果被宮使驅走大半,貸不得償,只能以身相質,幾乎瘐死。
「對了,還有這位索法惠,河南縣人。他和上元燈會還有點聯繫哩。陛下你愛看燈會熱鬧,所以各地府縣竟相重金豢養藝人,來爭拔燈紅籌之名。每一隊進京的拔燈車背後,都有幾十輛備選,花費皆落於當地縣民身上。索法惠本是個高明的車匠,為官府抽調徭役,疲於勞作,幾乎破產。」
「在這樓上的每一隻蚍蜉,都曾是軍中老兵,他們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。故事雖小,不入諸位長官法眼,卻都是真真切切的。這樣的遭遇,放之民間,只怕更多。這一個個蚍蜉蛀出來的小眼,在大唐的棟樑之上歷歷在目。」...

有時,一個忘卻百姓感受的奢華之舉,就更足以燃起熊熊怒火。

「你知道這樓的造價是多少?整整四百萬貫!就為了三日燈火和天子的盛世臉面而已。你不知道為這個樓,各地要額外徵收多少稅和徭役,多少人為此傾家蕩產、家破人亡!所以我要把它變成長安最明亮、最奢靡的火炬,讓所有人都看到,大唐朝廷是如何燒錢的。」

於是,怪物就此誕生,養分是壓榨及剝削帶來的壓力,形體是由無數的小分子聚集。無法如勇者鬥惡龍之舉一次毀滅,又如泉水源頭不絕隨時補充。因為在基層,所以造成的傷害雖小,但無數,累積起來絕不比巨型災害輕微。

...「不過,並不是所有的蟲蟻都只有被靴子碾死的命──蟲蟻之中,有一種叫作蚍蜉。生而純白,大小如米粒,小得可憐。可是它們有嘴至剛,嚙木為糧,專門喜歡鑽椽穴柱,蝕壁蛀梁。縱然是百丈廣廈,千里長堤,也能被這小小的飛蟲侵蝕一空,轟然倒塌。」...

這就是小說中最主要動員的反派 - 蚍蜉。

2. 內賊

書中在靖安司的內賊,我相信結果會很訝異,但當它出現時,比我意外地還震憾。因為他從書中一開始就出現,每次出現也都伴隨著特徵,但他是個小人物,多小呢?小到他沒有名字...

...在靖安司裡,大殿通傳是一個奇妙而矛盾的角色。
他在靖安司中無處不在,無人不知。每一個人都見過這個人奔跑的身影,每一個人都熟悉他的洪亮嗓門。頻頻出入大殿,頻頻通報往來大事。長安城內多少情報都是經他之手,傳達給各個主事之人。又有多少決策,是經他之手分散到望樓各處。...

也許有人會覺得,把一個沒有名字的角色當成內賊,這樣怎麼猜?
但如果他有名字?我們就會記得他嗎?
我來講講我在學校的例子好了,我在學校三不五時就會跑到總務處找工友大哥修東西,有時是我們的廁所堵了,有時是日光燈管壞了,還有些時候因為上課缺個工具,去找大哥啦咧一下求他們借我,每次都得逞。
所以我最常用略嗲的嗓音求助:「錢大哥,張大哥,我又來找麻煩了。」
我們算熟了吧,應該算,但小說看到這兒我才警覺到一件事 -
除了錢大哥我知道他名字的第二個字,第三個字只是似乎有印象(那還是全校開會在簽到處不經意掃到的),張大哥我真的叫不出名字。

...可奇怪的是,卻偏偏根本不會有人留意到他的存在,甚至不知道他的姓名。大家都把他當作一個理所當然的存在,就好似終南山中一隻趴在樹上的夏日鳴蟬,蟬愈鳴,林愈靜。沒有人會特意把注意力放在一個通傳的身上。
這樣一個人,竟然就是把蚍蜉引進來的內鬼。...

我以為自己跟人家很熟....
我也以為大家互動很頻繁....
但事實上人家叫得出我,我卻叫不出他。在我眼中尊重二字根本只是虛偽。
就如上面所講,他們是理所當然的存在,卻因此也被遺忘。
那....是應該發生的?還是我該檢討的?

3. 小老百姓

以下,是我最愛的書中的一段,那是毫不矯揉造作,也不刻意隱瞞的情感流洩:

「汝能啊,你曾在穀雨前後登上過大雁塔頂嗎?」

姚汝能一怔,不明白他為何突然說起這個。

「那裡有一個看塔的小沙彌,你給他半弔錢,就能偷偷攀到塔頂,看盡長安的牡丹。小沙彌攢下的錢從不亂用,總是偷偷地買來河魚去餵慈恩寺邊的小貓。」張小敬慢慢說著,嘴角露出一絲笑意。

姚汝能正要開口發問,張小敬又道:「升道坊裡有一個專做畢羅餅的回鶻老頭,他選的芝麻粒很大,所以餅剛出爐時味道極香。我從前當差,都會一早趕過去守在坊門,一開門就買幾個。」他嘖了嘖嘴,似乎還在回味。「還有普濟寺的雕胡飯,初一、十五才能吃到,和尚們偷偷加了葷油,口感可真不錯。」

「張都尉,你這是……」

「東市的阿羅約是個馴駱駝的好手,他的畢生夢想是在安邑坊置個產業,娶妻生子,徹底紮根在長安。長興坊裡住著一個姓薛的太常樂工,廬陵人,每到晴天無雲的半夜,必去天津橋上吹笛子,只為用月光洗滌笛聲,我替他遮過好幾次犯夜禁的事。還有一個住在崇仁坊的舞姬,叫李十二,雄心勃勃想比肩當年公孫大娘。她練舞跳得腳跟磨爛,不得不用紅綢裹住。哦,對了,盂蘭盆節放河燈時,滿河皆是燭光。如果你沿著龍首渠走,會看到一個瞎眼阿婆沿渠叫賣折好的紙船,說是為她孫女攢副銅簪,可我知道,她的孫女早就病死了。」

說著這些全無聯繫的人和事,張小敬語氣悠長,獨眼閃亮:「我在長安城當了九年不良帥,每天打交道的,都是這樣的百姓,每天聽到看到的,都是這樣的生活。對達官貴人們來說,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,這些事更是習以為常,但對我來說,這才是鮮活的、沒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長安城。在他們身邊,我才會感覺自己活著。」

我們,都能明白那一個個我們身邊的小人物,才是我們該珍惜及守護的嗎?

...「在長安城,如果你不變成和它一樣的怪物,就會被它吞噬。」...

我們工作的行業,我們所處的社會,我們所面對到的習俗、體制,都在教導我們抗拒是不好的,輿論的指責,規準會評斷。我們只有變成跟社會標準一樣的人,一樣的有禮,一樣的虛假,才是乖寶寶....

...張小敬從來沒這麼憤怒,也從來沒這麼無力。他早知道長安城這頭怪獸的秉性,可從來沒有真正喜歡過。他無時無刻不在試圖掙扎,想著不被吞噬,卻總是會被撕扯得遍體鱗傷。...

我們不想,我們想當我們自己。因此我們反抗和掙扎,然而每一次的後果,都讓我們更加的受傷及憤怒。不甘心成為他們,卻又無力當自己。我們努力對抗怪獸,然後我們成為了另一種怪獸。

...他說到這裡,語調稍微降低了些:「倘若讓突厥人得逞,最先失去性命的,就是這樣的人。為了這些微不足道的人過著習以為常的生活,我會盡己所能。我想要保護的,是這樣的長安──我這麼說,你能明白嗎?」...

我們是小人物
但我們也知道在自己身處的場域中,
我們要守護的事物,
以及我們為什麼要去守護。"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