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

[參觀]2016 科教館的科學玩意節


7/10 下午天空大哭,但已經決定要去參觀的事不會改變。展場雖在戶外,但科教館有個超大的屋簷...

簡單記錄今天看到的



  • 嘉義天文協會(好像是)的八大行星特色,應該可以在自然課拿來用。

  • 好玩科藝有很多雷雕的結構類作品,其中鎖的部分十分有興趣,應該會買回來研究,希望他們別把它給黏死。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oodfun2013 (東西有趣,不過小屁孩對東西不愛惜)


  • makey makey 加黏土玩瑪莉歐,我在學校研習中有示範過,不過人家的線比較整齊。

  • 魔晶塑土應該就是熱塑土,之前就買了還沒時間玩,但是現場有小模具可以立即壓出,應該是可以思考的方向(方便又省土)

  • 享印學堂的東西很棒,希望他們還記得我邀他們九月底來演講。


  • 吹風機把球吹起過山洞的活動應該也會吸引小孩,學起來。主辦還是前一個。

  • 養樂多笛在期末自然課做過,不太成功,看到這個改良示範,下次應該會用大一點的氣球加上粗細吸管各一。

  • 師大科教中心的電解水三部曲 - 1. 用9V 電池加上簡單電極,將小管子中的水電解出氫氣之後....電極點火,碰!

  • 2. 用鹽水,加上銅片上接9V 電池(正極),用負極夾棉花沾鹽水擦銅片未貼起來的部分,電鍍圖案。

  • 3. 白板筆畫在磁磚上,放到水中,圖案浮在水面上,再用手背伸入水中去黏,就成了刺青。

  • 桃園高中科學社示範簡易空氣砲,大概看過後就曉得之後上課要怎麼玩了。

  • 利用細管加漆包線做成的浮沉子,材料取得簡單,又好操控重量,未來談浮力可以玩。

  • 應該不管是腐蝕,算是化學反應吧,綠油精塗在氣球上,會慢慢融入,然後氣球因為有區域強度變弱而爆破,用來談化學反應嗎?

  • 十元硬幣放瓶口,一元硬幣通過上方紙筒,旋轉的力道將十元硬幣當翹翹皮而掉入。這個把戲要來想一想用來談什麼?(好像是松山高中科學研究社)

  • 白板筆除了塗在磁磚上,鏡子也可以。

  • 如何製造平衡玩偶,用兩根竹籤插入保麗龍球,然後在一端夾夾子當重物,就可用一根手指平衡。(示範單位:大直高中科學研究社)


最後,用梁世佑老師在談Sound of Moon 時的森林中的木琴,來做個結尾吧!


也是梁世佑老師的結語:

遊戲是理性科學和感性美學結合的嘗試。



[活動]OPEN DATA - 台北市政府開放資料


簡報可以下載來看  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0ByxolD5lbGvMZ1A0QlFRRDRXZU0/view
台北市的開放資料集 http://data.taipei/

感覺上比較偏向技術性的內容, 會談到Mysql , node js , linux和Git, 能力像小弟這麼弱的可能有點硬。將部分聽到的條列式列出:


  • 新北開放平台每次只能抓2000筆資料
  • 寫程式寫久了, 會很習慣看log, 看這麼多東西跑出來會覺得很充實(笑)
  • 排程每天更新一次, 每分鐘去抓, 大約會有兩萬九千多筆。(公車, 公車站)
  • 介紹如何去抓公車資料
  • 可以在以下Git 取得 https://github.com/tpe-doit/OpenData_Demo  資訊
  • Java SE - 開發一般電腦 exe, Java ME - 開發手機, Java EE - 開發網頁
  • node js 界面可以參考 Materialize (開發網頁的套件), D3.js
  • 開放資料創意 - 動保處認你養, TaipeiFree 熱點資料, Ubike 微笑單車, 補集乳室, 臺北食材登錄平臺資料, 即時停車資料(只有室內停車場), 即時道路速率,
  • 過去得獎開放資料作品 - 大臺北公車之王307, 臺北市施工資料, 視覺化拓樸概念呈現不同時間交通運輸資料
  • 下載後, 副檔名是gz, 只要把副檔名改成json, 就可放到網頁直接打開(google 瀏覽器已經自動解壓縮, 不用再解)
  • 230與她的好朋友們(美女!!)可開放運用
  • 新北的API 資料若抓得太頻繁, 可能會停住
  • 新北及台北的公車站名開放資料都有英文
  • 台大黑客松8/19-21 目標: 交通服務(加強公車辨識度, 即時資訊應用, 進出城車輛預估), 防災, 食安

註:
1. 這個活動有附摩斯早餐, 非常好吃, 再次證明 big data = big food!!
2. 附上幾個json 轉csv 的網站, 資料量大的時候會有點停住, 甚至要你等, 但是像第一個是可以轉成功的, 合作社的資料( http://data.taipei/opendata/datalist/datasetMeta?oid=17682d0f-4324-403e-8e6c-ed97de9cdbf4 )可以轉出七千多筆。


3. 之後還有談創意補助, 基本上像我們這種吃不飽餓不死的老師就不用想了。
4. 講者居然以為我是學生....

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

TPET8心得 - 屬於『人』的研習



一個研習,要自己先繳交5分鐘的簡報和文字,而且要練習過(因為可能會上台),去之前要想著買什麼名產提供給大家,行李有一半的重量是晚上打算和大家分享的東西。
而這些…都是自願的。
--

[人的尊重]
高鐵站接駁的三輛遊覽車,8:30 是發車的最後期限,最後一輛車卻仍停留著。8:40 ,看著主辦團隊開始一車一車外加現場核對著名單,接下來居然開始打電話一一詢問未到的學員。此時在舉牌的我心中的OS是:『這是在辦研習嗎?這根本是旅行團導遊的工作了吧!』
直到所有名單上的人都確認上車/不來/打不通電話,最後一班車才出發,而這時也已經是9:00了。
註:登記了一定要到或報備啊!主辦單位真的是把每個名字都當做一個個體的重視。

[人的感情]
會場中,寒暄、吐槽此起彼落。老朋友身上的衣服從黑、白、藍、黃、粉紅,後背包、斜背包,徽章、筆袋,無一不是TPET。對這個地方的認同感,對周遭夥伴再相聚的興奮溢於言表。想想去年也是看著人家的互動而被帶動氣氛,開始融入這個團體。事後看到大家的分享,果然今年的新人也一樣被這股人際間的熱情打動而投入。

[人的模樣]
常在說,這場研習是來朝聖拜神的。因為每一個名字都是一連串的豐功偉業,每一個心跳三百或是課程的分享,都是會讓你拿著筆,急著記下他用過的方法/技巧/軟體。三天下來滿滿的兩頁雙面,不是心得筆記,只是『回去要學或做的東西的"名稱"』而已。是屬於神等級的知識。
但卻是以人的態度在進行。
教育上有太多吹捧裝飾,成果的呈現只能用浮誇形容,隱藏著完美背後的代價和副作用。然而,在這裡,一個已是近乎典範的老師,誠實的表達學生教導過程中,努力之後仍有的無力;一個擅用科技來呈現教學的老師,在光鮮之外,會告訴你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困境;一場親子/師生的互動對話,表達的不只是他們的成果,更可以看出他們是如何互動產出,那個過程是雙向的。

[人的自由]
一場OST(開放空間討論)的流程,主動的拋出議題,主動的參與,主動的不斷到前面搜刮食物吃(我)。是一個完全自由的過程,主辦單位沒有要求也沒有不斷的提醒,這樣的模式卻讓人更加樂於投入其中,並且落實了真正的討論。

[人的分享/好奇]
從去年的夜間自發性課程,就可以看得出這裡的夜晚比白天更加美麗。毫無節制及主題的主動分享,讓人像進了大觀園一樣的開了眼界。主講者毫無藏私地,帶著熱情跟有興趣的人,眉飛色舞地談論著這件事物,並讓人實際體驗。
那是指發起者,而參與者呢?
這次帶了一點謎題/玩具來分享,也沒做什麼宣傳,只要把東西一放,就自然會有好奇的老師走近,稍微翻一下,試著玩。
分享者是沒有忘記熱情的人,而參與者是沒有忘記好奇心的人。
註:會場中,甚至有老師不吝於讓小弟未來去他的學校參觀(是主動的!);結束後,也一樣有老師主動提供kodu 的研習訊息讓小弟有學習的機會。

[人的自決]
颱風的到來是可預期的,但路徑和速度卻是意料之外的。其實主辦團隊的選擇的可能性有很多,『繼續辦理』、『為求安全立即中止』、『投票表決』…。但主辦的校長卻下了一個最難的抉擇:『大家自己決定,但不管留下或是離開,主辦單位都會全力支持』。一方面和上級單位聯繫,討論留下來的人要如何協助其應變之道,另一方面準備好車子,讓需要離開的人在還安全的情況下盡速離開。
這並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讓學員自決並全力支持的做法,但以前也只看過一次,是在約八年前一場人本基金會辦的正向管教師資研習。這種做法是必須要將每個人當做一個個體,尊重每個人的決定,是最勞心勞力的(而且不一定有好報)。人本教育基金會不意外,因為他們本來的核心價值就是尊重每個人;但在體制內的教育現場,這是我第一次看到。
就這個決定,主辦必須承擔及增加的工作來說。很笨,真的很笨,但是我真的很感謝,也很感動。

[唯一不像人的 – 研習學員的實力]
第三天,我在臉書上留下這段話 『這大概是唯一一項, 能夠早上才臨時安排講師講課程,但是下午每場演講都是神等級的....』
我忘了註明,演講是三個場地,每個場地都有四場25分鐘演講,最後再加一個神等級的簡報技巧(2小時)。這居然只是主辦單位早上說一句:有要分享的就來登記吧!
你能想像嗎?學員當中隨便挑幾個,都可以構成你連選擇哪一場要聽都很猶豫的情況(每一場都想聽啊)。我何其有幸可以參與到此?!

--
三天的研習留下的人加碼到了第四天。當主辦單位宣布此事時,全場竟是一片歡呼聲。沒有一個學員去追問還要付多少錢(是都打算既然選擇留下就認命了嗎?),主辦單位到最後,也都沒有說任何跟錢有關的事。校長只有跟大家說明:因為颱風,所以菜色可能會稍微簡單一點(事實上也沒有比較簡單…)。

那就是人之間的互相信任,如此而已。

最後,
謝謝兩位校長,謝謝主辦團隊,謝謝所有的研習講師/學員(or both)們。
這是一場屬於有『人』的價值的研習。
(當然還有好多知識啦,搞得我回來還有好多東西要學...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