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日天氣:大雨
本日心情:心情不錯
臺灣博物館的發現之旅常設展,昨日在導覽員詳細說明到最後,到了一座牆,美麗的花紋旁的標題是:過去的未來。
《博物館不只能帶我們回到過去,同時也能反省當下,展望未來。人們常認為博物館的蒐藏是時間凍結的歷史證據,博物館藏品外觀上可能常久不變,但人們對這些物件的觀點與想法卻經常在改變,因此物件的意義也隨時間改變,並被賦予新的價值。在博物館裡,過去就是未來,這就是博物館可以歷久彌新的秘訣。
The Past Is the Future.》
而我,在導覽員講述過去日本及台灣博物學者的努力之後,感受到的,是多年前,我在閱讀齊邦媛教授的大作巨流河時,所得到一樣的感動。
(來源:博客來)
為什麼我們需要知識份子。
那年我的心得如下:
https://www.peopo.org/news/47744
【還好這篇當初沒被他們給砍掉】
《....一篇又一篇的台灣文學, 出版, 英譯。也許你我都曾看過些許(因為不是專業文字工作者, 所以不能說看了很多…), 也曾因為書中的某些觀念, 而有激勵, 反省, 甚至重訂了人生的目標。這不是偶然的, 我們在閱讀書中的文字時, 也許在我們的想法中, 是將作者的思緒透過視覺在腦海中做匯整, 但是沒有知識份子的引介, 出版, 沒有知識份子的篩選, 編篆, 我們接觸到的可能就是迥異的內容, 而對書有著重新定位的想法。....》
每一件的收藏,都在述說著前人的努力,及為了讓知識被更多人知曉,而有的付出。這些歷史的軌跡,它默默地存在一角,卻是未來不斷累積研究的基石。
過去,曾有一群人做著採集各類標本的工作,不斷地發現。
今天,我們透過展品及解說,也重新再次發現了他們。
謝謝。
--
延伸心得:為了夢想,你能有多白目?
這些日本的學者中,可能印象最深的,就是森丑之助了,研究台灣原住民以及高山植物的學者。
我無法以溢美之辭去說明他的事蹟【蕃人樂園】,以下這篇連結已道出了一切。
http://beta.nmp.gov.tw/enews/no214/page_01.html
【引自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】
我想反問自已的是,我能做到他堅持信念,與同伴為敵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